
![]() |
特色指标三 |
1.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进博会工作。 首次获批上海市教委的“一带一路”人才培训项目和上海市科委的“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上海市友协等单位合作成立“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交流中心,并作为上海唯一市属高校被列入澜湄合作外长会议清单。首批老挝留学生毕业并成为中老铁路的首批工程技术人员,他们给习近平总书记的联名信得到了总书记的赞许和勉励,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在内约50家主流媒体的集中报道。2021年完成120名第四届进博会志愿者服务任务。 2.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援疆工作 通过精准谋划,从国家大局出发,以市委指示为指引,急受援单位之所急,精心选拔了三批共5名援疆教师定点援助喀什大学建设,探索并实践了上海高校援疆新模式。2014年选派第八批上海援疆教师黄俊革教授,2017年选派第九批上海援疆教师米红林、汪朗峰、刘稳良,2018年选派辅导员王云杰作为交换干部赴喀什大学团委工作1年。2021年,黄俊革老师再次踏上援疆路,续写新时代民盟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教育的新篇章。5名援疆教师在推动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经管学院、外国语学院等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相关事迹在文汇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上海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引发良好的社会赞誉。我校荣获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奖牌。援疆教师黄俊革、米红林获记大功个人荣誉称号,汪朗峰获嘉奖荣誉称号。 3.主动对接上海和区域发展战略。 获批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平台。拓展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参与《上海市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调研,助力将“做强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东方美谷研究院”写入文件,与上海市金山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企业合作共建山东省高端特种油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与建德市和慈溪市新建协同创新中心,与海华科技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本完成香料所等校属企业机构改革,为校企更加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聚焦行业发展前沿,协同知名高校、行业领军企业等举办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2021年智能可穿戴材料国际论坛、2021年大数据与商务分析学术年会暨中国管理学青年学者论坛等。 4.做好招生、就业和国防教育工作。 做好招生工作,稳步提升生源质量。2021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98.08%,位列同类高校第一,学校在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结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上海市高校创业指导站服务成效获评A级。超额完成年度征兵工作,学生应征入伍90人(指标76人),获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民心工程项目,我校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揭牌。 5.卓有成效地推动国际合作交流。 首次获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首次获批教育部对台教育交流重点项目和上海市对台重点交流项目。首次作为主要单位翻译、排版、发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绿色微行动手册》中文版,在全国“高等学校校园3060双碳目标与路径”论坛上正式发布;进而受邀选派师生代表首次参加第六届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论坛。 6.以机制体制为引领,智库建设迈上新台阶。 将决策咨询成果进一步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和《2021年度学院考核办法》,细化完善《科研奖励办法》中关于决策咨询专报批示与采纳的奖励。以研究团队为基石,重点推动“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高校智库,协助打造15名专兼职研究人员核心团队,完成高校智库《月度信息报送》12次;校党委书记郭庆松带队赴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湖南省邵东市调研,与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以决策咨询成果的培育、审核和报送为抓手,“以点带面”激发智库建设辐射效应,组织开展决策咨询课题申报,立项资助8项课题,审阅处理决策咨询专报28份,向市教委工作党委主渠道报送15份,7份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举办“智库建设与决策咨询选题”研讨会,组织5次学校智库建设专题研讨会、座谈会和培训辅导会,组织30余人次线上线下参加“第五届智库能力与新型智库建设”高级研修班、“第七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等,广泛开展交流学习,为智库建设集智蓄力。 7.发挥党委信息主渠道,把握形势动态,注重分析研究,做好信息报送。 坚持需求导向和特色亮点相结合,不断增强报送信息的敏感性、时效性、针对性。截至目前,上报信息45篇,连续三年在全市高校中排名第4,同类高校排名第1,报送的信息近一半被录用,进一步展示了师生风貌和学校工作成效。其中,《教卫动态》录用6篇,《教卫信息》14篇,市委办公厅录用4篇。紧扣重点工作,编辑报送党史学习教育周报28期、专报38篇。
“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在沪揭牌,上海将培养更多“老挝詹天佑” 云游中老铁路,你准备好了吗?“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在沪成立 上应学子创作“进博香”,在进博会体验“调香师”的创意时刻|丨进博的热度上海的温度 科技创新再添新平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获批两个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推进美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校举办国际化妆品大会“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 让新材料“筑梦”智能生活,2021年智能可穿戴材料国际论坛在沪举行 |

Copyright ©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9000134号
